夏令营经验
TL;DR
先说笔者保研时的资本:
上海交通大学电院末流专业,成绩5%,六级618(好像是),有比较丰富的科研经历,夏令营时有一篇三作ICDM,一篇NeurIPS一作在投。
夏令营选择
夏令营海了三个:
- 复旦CS,接受学硕offer
- 交大CS,机考崩了,拒绝了专硕offer
- 自动化所,过了面试,进入双选前接受复旦offer,自行退出。
整体上三家的考核风格是:
- 对机考/代码能力的重视程度:交大 > 复旦 > 自动化所
- 对面试/导师关系的重视程度:交大 < 复旦 < 自动化所
交大
总结: 机考巨难,没搞过信息竞赛建议LeetCode迅速走起(大三的话现在开始准备好像有亿点晚了)
机考和面试的比重1:1,所以如果没有太多科研经验,没有信心在面试的时候俘获导师的芳心,机考要好好准备。笔者那年机考有三道题,个人感觉均是LeetCode hard难度,字里行间写满了“你不配”。
考核方式: 交大的考核中,是200分,机考面试各100,考核结束后按排名给offer,排名靠前的拒绝了offer,会顺次轮给下面的同学。录取率还挺高的。但是这也导致导师操作空间很小(就算导师拉关系给你把面试搞满分,机考崩了也是崩了)
机考: 笔者前一届机考两题,一题是手搓TSP,一题是手搓计算器。难度笔者便不评价了。笔者这一届三道题,一是最小生成树,二忘记了,三是手搓Round Robin调度算法。
面试: 面试的话,其实各家都差不多,大致分为几个方面问你:
- 基础知识,高数、概率和数据结构。会突然间有一段英语问答。
- 交大好像没有问我基础知识,只记得突然来了句 “Who's your advisor?”
- 科研经历,问你做过什么,老师感兴趣的话会追着问。不要不懂装懂,老师很可能比你懂得多。
- 由于我一直在交大做科研,确实没有难为我,问了问我NeurIPS的rebuttal在什么时候,问了问我“传感器原理”这门课讲了什么。
大概就是这样。笔者科研经历比较丰富,所以面试没有太为难,后面就是闲聊了。
复旦
总结: 机考比较简单,LeetCode简单和中等水平。机考不直接计分,但是会作为面试依据。
考核方式: 除了机考、面试外,另外还有一轮英语考核,大概就是纯英环境下和你聊两句。
由于接了复旦的offer,这里不过多透漏细节了。总体来说,复旦比较注重面试。
自动化所
总结: 这个比较特殊,没有机考。但是要注意的是,中科院自动化所是科研院所,不是高校。区别事实上是很大的。
- 导师鱼龙混杂,不过对非华五的学生也比较友好。
- 如果你之后想工作的话,出来之后,有些只认985的岗位可能会卡简历
- 据传,进组之后做得更多的是横向,很少会有做自己项目的机会。如果目标是攒成果出国的话,这里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。
考核方式: 公认的是,最高的门槛在于简历,只要简历过了,进夏令营了,80%的都能有书读。只一轮面试,过了就会进入和导师双选的阶段。
面试: 和交大面试差不多,问题如下:
- 费马定理是什么?不知道的话,罗尔定理是什么?
- What's your hobby?
- 你的之前这个研究是什么。
- 你说你想出国,你为什么要来自动化所,你做好功课了吗?给了你offer会鸽我们吗?
没有参加完整个流程,所以这家的经验不多。
备考经验
前置准备
私以为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备考,而是大一大二时的资本积累。最重要的是科研经历,其次是六级分数和GPA。
当然,看到此处的你可能已经大三了,那么能做的便是开始备考,或是紧急刷一刷科研经历什么的。
基础知识
高数、概统和数据结构是比较重要的两个学科。基本的泰勒公式、中值定理掌握明白。应该问题不大。至于概统,可能会当场给你出一道题。复习复习高数概统对之后的研究也大有裨益,所以尽情地复习吧!
数据结构的话,据传堆栈区别,以及红黑树是个热门题目。
此外,大部分人都和AI沾点边,于是乎SVM也成为了一个热门题目。
机考
学长给笔者的经验是,从大三寒假就开始刷LeetCode,一天一道中等一道困难,刷完之后看看题解,背一背经典的算法。对于没有信息竞赛经历的小白如我,机考准备尤为重要。
简历
简历则要尤为突出自己的强项,尤其是科研经历。哪怕没有科研经历,也可以写一些课程项目什么的。